◎作者 | 逍道一
这是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主任David Beasley在俄乌战争摧毁了“欧洲粮仓”之后发出的警告。事实上,席卷全球的疫情,以及频发的极端天气,之前已经让美国中部、巴西等全球主要粮仓遭遇重创。
今年3月,最高层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做出重点回应。
为了粮食,中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较上年增长267亿斤,再创新高。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餐桌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中国从2004年开始,由长期农产品贸易顺差国转变为农产品逆差国,而且逆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这也意味着,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
你可能想不到,中国的主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居然是从美国。其实美国不止是金融和科技很强,人家还是农业强国。
美国农业可以说是老天爷赏饭吃。从东到西2100公里、从北到南2500公里没有起伏、沃野千里。
2500公里相当于京广铁路的总长度。请想一下,从北京坐火车去广州一路需要翻越多少崇山峻岭?
美国的自然禀赋,十分适合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进而不断保障并丰富了农产品供给。美国农产品实际价格在1900-2011年这111年里,平均每年下降1%。最终让美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过去100年稳定下降。中国面积虽然比美国更辽阔,无奈七山两水一分田,可耕地面积极其有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以色列小,面积不到北京一半;而且地理条件恶劣,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沙漠。可谁能想到,以色列不仅实现了农产品自给自足,其出口的农产品还占据了40%的欧洲蔬菜瓜果市场,被欧洲人称为“欧洲果篮”和“欧洲厨房”。若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能养活的人口会是现在的3倍。以色列开国总统魏茨曼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们一碗水,一颗种子,这个民族就能生存!”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初就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的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全国有3500多个高科技农业公司和7个农业研究机构。以色列“变态”的滴灌技术,可以精确到单株作物根部。在充分利用资源方面,以色列还有更“变态”的。
这种方形锯齿托盘,由非PET回收和可回收的塑料与紫外线过滤器和石灰石添加剂制成,围绕在农作物周围。
随着昼夜温差,托盘表面会凝结露水,直接流到农作物的根部。托盘还能阻挡多余的紫外线,保护农作物免受极端的温度变化。沙漠里种蔬菜已经很超乎想象了,没想到以色列玩了更大的——沙漠里养鱼。以色列GFA公司找到了破解养鱼场地理和环境受限的方法,无需换水就可以在陆地甚至沙漠地区养殖鱼类。GFA使用生物过滤器以及专门培育的细菌来调节鱼类生长的水环境。这些细菌将在水池里处理鱼类产生的氮和有机废物等副产品,不排放养鱼的污水,就能内部自循环。事实上,唯一的液体交换是加入一些处理后再利用的污水,补充那些蒸发掉的水。这不是天方夜谭,以色列的荒漠养鱼经已经在2019年被新华社点赞过。
地理条件同样受限,且善于学习的日本,马上抄了以色列的作业,效果立竿见影。
水和土的文章,日本早已做足,现在甚至打起了“太阳”的主意。在日本一些农业工厂(有点像中国大棚的升级版),农民可以通过感应装置检测、控制人工光源、水分、养分、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农业工厂的室内环境,通过人造光取代太阳光,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杜绝作物染病、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新法种植比传统种植能提高100倍的产量。
比如法国就雄心勃勃推出了农业4.0计划,与老邻居德国的工业4.0交相辉映。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发明了都江堰这样的水利系统,坎儿井这样的灌溉系统,梯田这样的地形改造途径,无一不透露着中国智慧。中国依靠人力,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极致。特别是近几十年,人力投入结合科技创新,不仅守住了18亿亩红线,还把其它本来不能种地的地方,全用来种地了。
在海里:
逻辑很简单,想提高10倍产量,就得扩大10倍面积,投入10倍的人和资源消耗。可再怎么努力,有限土地的潜力,还是有被挖得干干净净的一天。除了耕地潜力问题,农业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问题。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过去几十年,中国青年早已用脚投票:能进城进工厂的,绝对不想待在老家种地。最新的潮流是他们更愿意去送外卖和快递。越来越多人不禁担心:“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未来谁来种地?”日本早早发现了这个问题:过去10年,日本农业从业人员从220万下降到170万。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的平均年龄是67岁。日本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农业高科技吸引年轻一代。他们对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缺乏兴趣,但是玩儿高科技还是会考虑的。不过现在,中国人不用再羡慕什么日本、以色列了。已经有中国的年轻人选择成为新农人,用科技手段延续中国农业传奇。在东北,有完全使用无人机械进行田间作业、管理的农场。极星农业负责人徐丹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怎样通过云,遥控种植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番茄园?
北京徐丹挂念的云南温室
北京密云,徐丹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温室气候计算机,查看云南基地前一夜的温室温度、设备运转情况。
云南基地有徐丹挂念的番茄。通过云,徐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番茄在一起,这被他称为“作物阅读”。
“它会告诉我它需要什么?我会想办法满足它。如果我做得好,它会想尽办法表达它的高兴,比如,叶子又大又亮、果子又多又甜。”
番茄,大家都很熟悉。在北方被称为西红柿或“柿子”,是南方人与北方人在餐桌上握手言和的重要保障,一盘番茄炒蛋能一统14亿人的味蕾,堪称国民菜。如果说水稻和小麦是让中国人吃饱的底座,番茄就是让中国人吃好的起点。寻常番茄一般在农业温室大棚中栽培,种植过程中有很多病虫害难题,且产量有限。除了环境调控技术粗放,国内之前的番茄种植还受困于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瓶颈。这些都是徐丹思考与致力解决的问题。徐丹的团队叫“番茄快长”。他不是在一个人战斗,也不是组团实验,而是在打比赛。事实上,一共有来自全球15支青年团队盯上了“智慧番茄”,徐丹的“番茄快长”从中脱颖而出。现在他需要PK中国农业大学“智茄”队,浙江大学“喜柿”队,以及多元化科研背景的“农圣大脑”队。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