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见长三角②丨牵一“沪”而动全身长三角都市圈之间需优势互补
2022-11-15 13:24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8700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发现,长三角六大都市圈中,GDP增速最高的舟山和GDP增速最低的苏州,除了中心城市上海外,均属于上海都市圈。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海的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阻碍,上海周边地区也受到其紧密型城市的影响在推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把上海的科教资源优势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强大的生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跨境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上海都市圈紧密相连。
最近几天,长三角41个城市的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出炉舟山GDP以8.7%的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苏州增速只有0.3%,在地级市中仅高于连云港舟山和苏州同属于上海都市圈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曾刚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复发,上海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与上海关系密切的城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都市圈9个城市中,GDP增速超过2.5%的只有舟山,宁波和湖州安徽省除四市外,南京都市圈只有扬州的增速为2.7%,超过GDP增速
以江苏为例,上海很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都在苏州和无锡除了大力推进浙江企业产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浙江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浙江高校建设,努力扩大自身人才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曾刚指出,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大多数快速发展的城市都与上海有着松散的关系受自身疫情和外部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上海所依托的高端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冲击,从而间接影响上海周边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
此外,苏州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3%是长三角地区除连云港外GDP增长最慢的地级市其中,苏州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073.4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5824.3亿元,增长1.0%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四大产业创新集聚区来看,1—6月,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535.45亿元,同比下降2.9%
上海社科院信息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欣表示,苏州上半年增速缓慢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负增长因此,下半年主要精力放在恢复和稳定第二产业生产上,特别是非重点行业和传统制造业
长三角都市圈需要优势互补。
下半年,上海应该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
我认为上海市政府在解除封锁后不久发布的几个文件,就可以充分说明下半年的努力方向杨欣说,在谈到都市圈的发展时,他们都更强调如何提高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协调,以提高效率为首要目标此外,未来还需要在继续注重效率的同时,完善安全设计
曾刚认为,上海仍需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智能中心上努力目前,这两个地区与其他城市的互利合作机制有待建立,连通性有待提高在推进新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区域一体化的思路,把上海的科教资源优势和其他城市的生产优势紧密结合起来
还要把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在优化五大新城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要鼓励海内外和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企业参与上海新城的投资建设曾刚建议道
此外,2021年12月,国家出台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这是长三角首个从国家层面支持江浙沪对安徽的帮扶措施。
曾刚指出,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园区管委会可以在受援城市建设更多园区分支机构,帮助企业降低搬迁成本和运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对于许多希望迁出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新园区享受高质量的公共管理,而不仅仅是优惠投资要帮助当地园区管理者提高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能够留下来,安居乐业,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共同繁荣
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合肥都市圈还以重点产业合作项目为抓手,推动合芜工业创新走廊,合柳经济走廊,合淮工业走廊等产业轴带发展,提升合作园区共建水平在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总部位于上海的罗利科技已经深深扎根,其量产的智能微电机远销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肥市发改委总设计师张卫东公开表示,合肥都市圈各市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结合各自产业基础,共同组建了七大都市圈专项产业联盟,共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吴秀龙表示,合肥作为中心点,突出了传感器芯片,滁州突出了封装测试产业,马鞍山也在建设功率半导体和封装测试,芜湖重点建设汽车电子和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以更好地打造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明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城市群内不同核心城市组成的都市圈之间,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应形成不同功能,不同量级,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格局这是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未来发展的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前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